Hi, 寰球人才网欢迎您!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项目对接洽谈

打造“高峰突起、高原竞秀、高地多姿”的雁阵格局----浅谈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才高地”

日期:2022-04-13 来源:寰球观点

2021年九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那么,产业发展的雁阵格局与人才工作的雁阵格局有何差异,雁阵格局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如何充分认识雁阵格局的规律,更好的谋划本地的人才工作,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01 何为“雁阵格局”

雁阵格局模式来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经济崛起现象的一个总结,意指亚洲地区的经济腾飞,是由日本带动,以日本为领头雁,以四小龙、四小虎及中国、印度等按"人字"形排开的雁阵模式。雁阵模式的核心是产业梯度和产业转移。产业梯度是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产业转移是日本等发达国家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诸国等发展中国家。

20219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总书记创造性地在人才工作中引入雁阵格局理论,既与产业的雁阵格局模式密切关联,又赋予了雁阵格局模式新的内涵。产业的雁阵格局重在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承接,核心是减低成本,投资收益最大化。人才的雁阵格局重在各地在人才工作中对自身的差异化战略定位及由此形成的人才环流,核心是形成人才梯度协同发展,促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正确认知和理解雁阵格局对下一阶段各地人才工作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具有深远影响。


02 分析“雁阵格局”,找准战略定位

每一个城市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特色对自身做一个人才布局的战略定位。这一定位必须密切结合区位、产业、既有人才资源的状况,找准功能定位,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产业方向的人才发展高地、集聚平台和战略支点,共同构建人才强国雁阵格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才高地可细分为科创人才高地和产业人才高地。科创人才高地可进一步细分为基础科学人才高地、前沿科学人才高地和应用科学人才高地。基础科学人才高地主要特点是集聚大量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主要平台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任务是承载原始创新,搞基础研发。前沿科学人才高地主要特点是集聚了大量从事尖端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主要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问题,主要的平台往往是大型企业的研究中心和科研院所的专项课题组。这两类人才高地往往就形成了科创中心。应用科学人才高地,主要任务是将基础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应用技术研发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核心技术研发与次核心技术研发,主要平台往往是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或第三方共性技术研究院。这类人才高地一般是科创产业中心。产业人才高地,对应的就是产业中心。产业人才高地可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人才高地、工业人才高地、服务业人才高地。比如工业人才高地主要任务是将实验室成果大规模高效率地产业化,一般集聚了大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一般而言,除了北京、上海、大湾区及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外,大部分城市很难定位为综合性人才高地,所以全力打造某一领域人才高地或某一环节的人才高地是科学务实的决策。比如江苏泰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自身生物医药产业发达,距离上海、南京都不远,就可定位为生物医药的人才高地,大力建设生物医药的科创产业中心。战略定位清晰了,建成某一领域的人才高地和战略支点就有方向和目标,便于统筹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建设,形成相对优势。

在雁阵格局中,县区、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如何定位?一般而言,县区人才要以实用为主,不可盲目追求帽子、光环、学历,要紧紧围绕本县区主打产业的发展聚集培育人才,建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高地。比如以制造业为主的县区,重点把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攻方向,支撑本区域加快实现转型发展。比如以农业为主的区县,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主要建设农业人才高地,通过搭建农业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农民工返乡、城市人才进乡、乡贤人才回乡等参与乡村振兴。


03 依据“雁阵格局”,耦合产业人才

雁阵格局中,人才梯度是一个重要要素。人才梯度是指因为国家或者国内地区间因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一样,自身的要素集聚、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在人才集聚水平和人才需求上形成带状结构,不同的人才带形成了人才阶梯状差距。比如,有的城市人才结构以科学家为主,有的城市人才结构以技能人才为主。人才梯度往往与产业梯度呈正相关,产业的流动往往是单向的,由高梯度区域辐射、流向中低梯度区域;而人才流动是双向的,既伴随产业流动由高梯度区域流向中低梯度区域,又因为人才的成长需要更大的平台由低梯度区域流向中、高梯度区域。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往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集聚特点。根据人才梯度的规律,各区域可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人才雁阵,在人才需求类型和人才培养类型上形成错位与梯度布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实现产业布局与人才类型的耦合。

在各地的人才战略定位明确后,就应思考自身在人才梯度中处于哪一个阶梯的位置,应该瞄准的人才目标是什么,引进和培育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符合本地区实际需求的。实际上,一般需要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和产业转移的承接程度引进和培育相对应的人才。与本地区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人才引进培育需求恰恰也是这个地区吸引人才的优势。通过产业平台打造新优势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夯实支撑体系,就会为吸引相应层级的人才创造条件。

同一城市也存在人才梯度,比如不同产业、行业、领域均有领军人才、腰部人才、塔基人才,同一行业不同层级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也是存在梯度差异的。因此广泛着眼并持续在打造人才梯度选拔、培养体系上加大力度,精准施策,力争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打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广阔舞台。

一个区域内人才梯度还需要整体协调,形成区域的良性联动。如同一区域人才梯度呈现出较大的落差,固然避免了恶性竞争,但也会导致高梯度城市的人才溢出因梯度落差太大而使同一经济区域的城市承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如京津冀中河北,因地缘相近,承接北京人才梯度晋级后的人才溢出有天然优势,但二者在人才梯度中的落差大,承接平台有限,很多人才又外溢到长三角、成渝等区域,最终导致京津冀区域的人才的单向流动趋势难以根本缓解。

在人才梯度结构中,人才的流动是双向的,人才流动与人才梯度是相辅相成。每个城市都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直接带来的是对相应梯度高新人才的需求。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靠城市自己培养,一方面要靠上一梯度的城市因向上晋级后的人才溢出。每一个城市都有一部分人才会不断成长,成长到一定的阶段,这个城市的平台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了,他就会向人才梯度中更上一级的城市流动。从根本上看,人才流动是好的,能激发活力,让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形成雁阵格局就需要遵循人才梯度发展规律,统筹规划,从优化社会资源整体配置的大格局出发,跳出一地一域的利益考量,建立人才培养成本合理分担、创新成果共享的机制,最终能让人才、智力有序流动。


04 利用“雁阵格局”,协同错位发展

同一个城市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下,定位也大相径庭。比如从全国战略布局来看,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是头雁。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肩负着构筑全国人才格局、引领人才工作发展方向的战略使命。头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就会形成头雁效应,就能引领全国的强雁打造高峰突起、高原竞秀、高地多姿的雁阵格局。头雁要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大循环,加大对先进国家或地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国内其他区域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人才使用方面,应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契机,发挥其高端人才的溢出、辐射效应,实现各类高端人才的区域流动与共享。

从区域布局来看,武汉在全国来看是强雁,但在湖北则是当仁不让的头雁。武汉作为全国的强雁,要主动接受三只头雁的辐射,充分挖掘和头雁的互补性,明确战略布局和发展定位,建立和健全人才供应链、信息链和价值链,建立有序的、相互支撑、环形流动的人才格局,保持一个开放的、具有梯度的人才体系。在湖北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中,武汉作为头雁,襄阳、宜昌二个区域中心城市为强雁、其他市(州)和县(市、区)作为战略支点。作为区域头雁,必须有头雁的气度和担当,就要带动引领兄弟城市发展,因地制宜探索人才发展路径,形成分工协作、协同高效的区域人才梯队。在这个梯队中,科创人才高地、产业人才高地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本区域各地政府的政策协同,实现本区域不同城市的人才集群的错位发展,人才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起到1+1大于2的作用,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头雁才能带领区域的强雁、尾雁一起飞翔,共同培养人才、共享人才价值,共同建设人才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类似的城市还有长沙、郑州等省会城市,这些区域头雁在加强人才链核心要素建设的同时,大胆借助其他区域的支撑力量,打造区域间协同的雁阵格局,就像天空中飞翔的雁群既有领飞的头雁,又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共同壮大的强雁,最终形成一个排列有序、形成合力的雁阵。

同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定位也是不同的,在雁阵格局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昆山,十多年前昆山一定是毫无争议的产业中心,是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的荟萃之地,是产业人才高地。但昆山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利用产业中心积累的雄厚财力和强大的工业基础建设产业科创中心,围绕企业、产业的需求,做应用层面的研究开发、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昆山产业科创中心已卓有成效,成功带领昆山在雁阵格局中升级进阶。

前几年各地在人才引育举措出现同质化、竞争性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必然要各区域、各城市找准自身在人才雁阵中的战略定位,形成人才梯度,立足本地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高地和创新平台,切实支撑本区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咨询热线 021 6531 0803

关注公众号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35号 联系电话:021-55666889 ICP证:沪ICP备18038596号-1

Copyright @ 2013-2014 上海晋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上海摩彼

个人登录 企业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